关注一读EDU微信公众号(id:yidu_edu),第一时间接收最新专题文章!
最近,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相继公布了各自的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其中也包括清华大学,不少媒体也给予了关注。但一读EDU今天关注的“双一流”视角是别人没有关注到的,不信你瞧!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7年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讲话(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校园安全是件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的事,常被师生们所忽视,它能和“双一流”建设有什么关系?
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看来,没有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就没有一流大学。其实,自上任伊始,他就对校园安全工作极为重视。
在清华大学2017年安全工作会议上,邱勇表示,如果校园没有安全文化、师生没有安全意识,一流大学建设也就没有保障,“以人为本”地培养人就无法落实。
这些话不仅仅只是对学校有关干部说的,他还希望同学和老师们能够明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为此,清华大学保卫部部长李志华透露,邱勇校长特意要求有关部门邀请部分学生参加安全工作会议,“这也是学校首次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安全工作会。”
清华希望同学们不仅仅是受教育者和校园安全的受益者,同时,也应该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倡导者和安全行为的实践者,还是促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的监督者。
清华大学2017年安全工作会议现场,首次邀请学生代表参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01
参与安全工作的清华学子 清华首次发布校园安全形象大使
有一群清华学子,早在30年前便开始自发和影响清华安全的地痞、流氓作斗争,参与维护校园治安工作。
这支学生队伍就是清华大学学生治安服务队(下称“治安服务队”)的前身。
30年来,治安服务队日益发展壮大,不仅自身成长为年均拥有100人左右的学生社团,还“孵化”出学生交通协管支队、学生消防监督分队等团队。
工作职责也愈发完善,从最初的维护治安,到如今涵盖失物招领、检查安全隐患、开展安全主题教育、组织安全主题的特色活动等方面。
在成立30周年之际,治安服务队还成立了宣传教育部和调研部,希望能从同学们的视角出发,帮助学校在同学们传播安全文化,并为学校完善安全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治安服务队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保卫部的指导和支持。保卫部作为职能部门,需要为清华园10万师生的安全稳定负责,仅靠部门自身力量就是独木难支,“我们希望点燃火苗,撬动同学们的力量。”清华大学保卫部负责人向一读观察员如此表示。
学生治安服务队30年队庆活动路演(学生治安服务队 供图)
如果说治安服务队是保卫部发动同学们力量的旧有探索,那么,聘任校园安全形象大使(下称“形象大使”)就是他们的最新尝试。因为聘任形象大使的主意,就源于保卫部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去年底,保卫部邀请了8名在同学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清华在校生及校友,成为首批形象大使。
其中,既有像“毕导”毕啸天、《马兰花开》女主演蔡丹阳这样的“校园红人”,也有ApplySquare(申请方)创始人兼CEO王刚这样的成功海归校友。
今后一年,他们将发挥个人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宣传和安全教育。
“相信通过各位大使的良好公众形象和身体力行,能够在倡导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李志华说,未来,保卫部还会随时邀请其他合适人选成为新的形象大使。
声音
作为形象大使,来自化学工程系的博士生毕啸天在实验室安全方面有独特优势。
在清华园的8年时光里,由于目睹过身边同学由于疏忽、不规范等原因遭遇实验事故,他也由衷意识到,面对化学实验,同学们要保持敬畏之心。
因此,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宣传,让安全观念深入到每一名同学的心里。
“毕导”成为清华首批校园安全形象大使(来源:“平安清华”微信公众号)
02
清华的安保特殊性 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到清华安保工作
清华保卫部负责人坦承,有一部分清华同学的安全意识仍然不足。据他们分析,不少遭窃案例其实都源于同学们不慎遗忘物品,才给了不法人员可乘之机。
可有人会说,如果清华封闭校园,不让外人进入,不也可以提升校园安全水平吗?
答案是清华的校情不允许这样,据保卫部负责人介绍,清华园是一个构成很复杂的大院,由家属居民区、学生区和教学科研区组成,生活、工作于其中的,不仅有清华师生,还有家属、各类外协服务人员,甚至还有原住村民,学校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
大学也是开放、包容的场所,随着海内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在保证校园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前提下,清华需要敞开大门,欢迎各方人士。
不过,每天出入清华各大校门的行人人数,就约等于清华本硕博全体在校学生人数,相当于海淀区常住人口的1.2%,给学校安全秩序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
图解清华校园交通流量情况(图片来源:“行在清华”微信公众号,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保卫部交通科)
在此背景下,清华又如何保障校内正常秩序呢?一读观察员近日走进清华校园安全指挥中心,一探究竟。
探访
校园安全指挥中心有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值班员可以通过眼前的高清屏幕墙,查看全校近1000个监控摄像头的实时画面;还可以通过消防联网系统接收学校50余栋重点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类信号,查看系统运行情况。
近来很火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将在今年被清华应用到校门行人管理上,保卫部计划借助这一先进技术,在盗窃惯犯等潜在安全隐患对象进入校门之际,就能实现快速锁定。
目前,保卫部治安科已为在清华校园出现过的各类扰序人员分别建立了档案,以便保安人员能在执勤、巡逻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
清华校园安全指挥中心中控室内,工作人员在透过高清屏幕墙监控校园重点区域的实时情况。(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以上都是同学们平时难以感知的物防、技防措施,而据保卫部治安科负责人介绍,2017年发生在校园里的个人丢失类治安案件,保卫部配合警方破案率达到了75%左右,远远高于社会平均破案率。
此外,同学们还能够享受到全国高校少有的“平安护送”服务。如果到了深夜,同学们不敢独自一人回到宿舍,就可以拨打校内24小时报警求助电话62782001,接电后,保卫部会派人护送求助同学安全到达宿舍。
03
安全和育人要相挂钩 清华在普及安全文化
提供服务、重拳治理的同时,清华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去年,该校专门发布实施了《清华大学安全管理规定》,文件相当于清华校内“安全法”,明确了校内各相关部门、二级院系的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事故处置、责任追究等细则,补齐制度缺失。此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清华校内安全工作走向精细化、规范化。
不过,学校的规定和举措也不一定都能迅速赢得同学们的认同。
案例
去年6月修订的《清华大学学生公寓住宿管理办法》将电动车电池列为宿舍违章电器,在学生宿舍存放电动车电池或为其充电,将会受到通报批评或相应的纪律处分。
规定公布后,便引发同学们的热议,有学生质疑学校政策和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制定和学生息息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不充分考虑学生需求。
但也有学生表示理解,认为学校出发点是好的,电动车电池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而学校的规定是有温度的禁令。
图解清华校园电动车现状(图片来源:“行在清华”微信公众号,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保卫部交通科)
面对同学们的不解,清华大学多个职能部门从不同角度向同学们介绍学校考虑。而保卫部也约请了清华校内学生媒体,希望通过主动受访,向同学们更好传播学校关于安全工作的主要想法,呼吁同学们提高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文化。
清华关于电动车电池的“新规”实施半年多以来,学生拥有的电动车数量显著下降,有效消除了电池充电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面对前一阶段社会层面电池充电引发多起消防事故,清华园的师生们更体会到了这一举措的及时和重要。
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形势,李志华表示,学校也在认真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级的安全的硬件条件,如何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
具体到普及安全文化方面,保卫部去年也采取了多元措施,包括:
发放了史上最多的安全手册,保证大一新生、研一新生、辅导员、留学生、访问学者等校内各类人群都能人手一份;
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师培训,目前,保卫部防火科和材料学院合开的《实验室安全学》已成为全校公选课。
“我们希望安全教育嵌入到学生发展、人才培养环节中,让安全意识真正纳入学生综合素质。”保卫部负责人说。
邱勇校长也要求,对清华而言,安全是不能逾越的“红线”,是不能“应付了事”的“硬活”,全校要把安全与育人相挂钩,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联系。
“没有安全保障,就没有学校的改革发展;没有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也就没有一流大学。”邱勇在上述安全工作会上将安全工作提高到新高度。
而这句话最近被挂到保卫部会议室的墙上,时刻提醒着这一承担全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建设好平安清华,为一流大学建设保驾护航。
清华大学保卫部将邱勇校长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最新要求制成海报,挂在保卫部会议室的墙上。(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本期作者 北京研究分站 许路阳 一读EDU编辑部
本文及本报告所有内容版权属于平方创想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所有。公司旗下包括面向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SquareStrategics(方略)、全球领先的学生学业发展平台ApplySquare(申请方 www.applysquare.com)、专注高等教育的研究性自媒体一读EDU(微信公众号:yidu_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