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读EDU微信公众号(id:yidu_edu),第一时间接收最新专题文章!

在“双一流”建设中,政府和高校越来越认识到学科建设是基础,建设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快建成一流学科来建设一流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路径。

在这一背景下,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凸显,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应该如何进行学科建设呢?本文将给你一个已经实践验证的成功参考方案。

640.jpg

(来源:凤凰网)

01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老问题

由于主客观原因,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仍存在各种问题,其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学科缺少“一点三力”(亮点、定力、合力和动力——编者注)。

学科缺乏亮点

学科缺乏亮点是指学科及其下设的方向没有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学科目录制,教育部颁布的权威“法定”的学科目录,是全国各高校设置学科的统一框架。在这一框架之下,不同层次高校设置的学科不但名称高度一致,而且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高度趋同。

即使教育部在2009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的改革思路,但由于过去学科目录根深蒂固的影响和重点高校学科设置的示范效应,无论是在一级学科层面还是在二级学科层面,地方高校学科设置统一趋同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对于学术水平较低的地方高校来说,其学科设置既“抄袭”学科目录,又向重点高校看齐,大量设置理论学科、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和经典学科,“人云亦云”“四平八稳”,最后陷入了一个“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01 一方面,因为学术水平低和办学实力弱的原因,地方高校在基础理论学科、传统经典学科上无法与重点高校竞争,学科水平踯躅不前;

02 另一方面,因为紧跟权威统一的学科目录,没有立足地方需求、对接市场需要,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与行业产业脱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不仅得不到政府和市场的支持,也招不到优秀甚至足够的生源。

学科建设缺乏定力、合力和动力

缺乏“定力”

学科缺乏“定力”是指学科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摇摆不定”“三心二意”。

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科带头人在看准了方向和目标之后必须保持足够的学科“定力”,并在相对固定的方向上持续发力,持之以恒。

然而,地方高校在实际的学科建设工作中:

01 因为人员变换、喜好变化和利益格局的变动,学科建设经常“心猿意马”“东张西望”,建设的重点变来变去,学科方向设置也“飘忽不定”;

02 人才引进“五花八门”,科学研究方向“随心所欲”,学科人员缺乏坚守精神,随波逐流。

最后,很多学科建设了几十年,还是处于“不温不火”“半死不活”的状态。

缺乏“合力”

学科缺乏“合力”是指在方向、人员、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发散,缺少有效协调,未能形成合力。

学科的范围广阔,建设内涵丰富,覆盖了科研、人事、教学等各方面的工作,包含了方向、队伍、平台、项目等多种要素。建设高水平一流学科,需要各个方面和不同要素的通力合作,围绕一个目标,形成强大合力。

这就要求:

01 学科在纵向上上下一致:一级学科与其下设二级学科、方向或具体专业要相互呼应,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要贯通、引领和支撑;

02 学科在横向上要左右逢源:二级学科之间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之间要保持协调,相互促进。

但在地方高校实际的学科建设工作中:

01 一是学科各方面的工作缺少沟通协调,科研和学科建设缺少协调、队伍建设与学科方向不一致、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割裂等现象普遍存在。

02 二是学科设置的方向发散,学科力量分散,带头人不带头,团队不成队,学科不组织集体攻关大项目,学科成员“各自为王”,一盘散沙,学科严重缺乏合力。

缺乏“动力”

学科缺乏“动力”是指学科缺乏发展的力量和激励机制。

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不是学科自发、无意识的成长,而是需要学科人员有目的、有意识的努力,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外力推动。

但在地方高校实际的学科建设工作中,学科建设有带头人没有责任人,有目标没有指标,有要求没有考核,有考核没有奖惩,这样的学科建设松松垮垮,走走停停,缺少干劲,没有动力。学科规划的目标无法实现,学科水平则无法提升。

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解决学科建设的老问题,地方高校将难以通过动态调整跻身“双一流”名单。(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02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新机制

针对学科缺乏“一点三力”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科水平,作为一所地方重点高校,江西师范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科“六定”工作,以一级学科为对象,大力推动学科“定特色、定方向、定团队、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创新学科建设机制。

学术层面对学科的规划设计

定特色

定特色,就是瞄准未来5~10年学科和行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各一级学科的特色发展定位。

这里的定特色,不是一个具体的特色学科方向,也不是一项特色成果,而是指整个一级学科的特色定位,是本校学科区别于其他高校同一学科的优势或特点。

这就要求着力解决学科没有亮点、缺乏特色、没有发展空间的问题。特色来自哪里,怎么定?

学校基于师范大学传统学科、基础学科过多的现实,给各学科提出了4条建议:

建议

一是经典学科寻找新问题,二是基础学科面向应用,三是传统学科交叉创新,四是普世学科加强在地研究,全力推动各学科在“主流”中错位发展,办出特色。

定方向

学科的特色定位确定以后,就要通过固定的方向和团队来实现。

定方向,就是根据学科的特色定位和队伍状况,在一级学科下合理设置学科方向,在学科方向下合理设置研究方向。

这里的学科方向类似于过去的二级学科,但是为了突出学科的特色定位,学校并没有要求学科方向的设置要照搬过去学科目录中的二级学科来进行,而是鼓励各学科立足特色定位和目前基础,设置有特色、有个性的学科方向。

关于学科方向和研究方向的设置,学校提出了两个要求:

方案

一是方向设置不能过多,每个一级学科下设的学科方向以4~6个为宜,每个学科方向下设的研究方向以2~3个为宜,这样使学科人员在方向上相对集中,每个方向都有足够的学科力量;

二是方向设置不能过于分散,学科方向与一级学科之间、研究方向与学科方向之间能上下相承,各个学科方向、研究方向之间也要紧密相连,互相支持、互相烘托。

定团队

在定方向的基础上定团队。

方案

学校要求,各学科依托学科方向组建学科团队,依托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将学科的全体学术人员相对固定地“分配”到不同的方向和团队中去。

这样,每一位学科人员都确定了一个明确、固定的主攻方向,都清楚自己在整个学科建设中的角色和任务。每一位学术人员都参加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组织归属,接受相应的组织领导,并参与到相应团队的学术活动中去。

定方向、定团队就是要解决学科建设缺乏定力和合力的问题。“六定”完成后,各个学科的特色、方向和团队等要以文件的形式发布,相对固化,不因学科带头人、院长的变动而随意变动,并且作为今后学科人才引进、经费分配、招生计划分配等多项工作的权威依据。

建设一流学科过程中,需在学术层面对学科进行规划设计(来源:搜狐教育)

行政管理层面上的组织与鼓励

定特色、定方向、定团队这“三定”只是在学术层面对学科的规划设计,如何激发学科发展的动力并保证这种规划设计得以实现,还需要行政管理层面上的组织和激励,需要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责任和奖惩。

定目标

定目标,就是学校在与学院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各学科的发展目标,明确未来几年的建设指标和发展任务。

目标确定后,各学科还要将各项指标和任务细化、量化到各学科方向和团队中去,使每个学科成员心中有目标,肩上有指标。

定责任

定责任就是明确学科建设责任,学校要与学科带头人和学院院长签责任书,学科带头人与方向团队带头人签责任书,方向团队责任人与团队成员签责任书,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各级各层的责任意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

定奖惩

定奖惩就是建立基于学科建设绩效的奖惩机制,将学科建设的绩效结果与学科的经费投入、人才引进、招生指标等挂钩,与带头人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挂钩,与院长和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挂钩,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奖惩,形成有效竞争态势。

同时,学校鼓励各学院在一级学科内部也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建设经费和招生指标等为杠杆,对各学科方向(研究方向)进行绩效考核,鼓励学科内部各方向和各团队之间开展竞争,激发活力。

学科“六定”工作的实施效果

学科“六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各个学科的定位和努力方向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

如:

新闻传播学主动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依托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4个传统方向,凝练出新媒体信息传播、新媒体社会心理、新媒体广告、视听新媒体等4个新方向,赋予学科新的时代特色和新的发展内涵。

地理学围绕鄱阳湖流域的系列地理科学问题,设置了空间信息模型方法与系统应用、湖泊湿地生态与环境健康、流域地表过程与湖泊水生态安全、区域开发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时空动态监测网络系统与决策支持等5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强化了鄱阳湖研究的学科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动服务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设置了教育测量与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移动与分布式计算、图像处理及虚拟现实技术等4个学科方向,进一步拓展学科发展新领域,打造学科新的增长点。

通过这一工作,各学科的凝聚力也明显增强,学科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数据

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2016-2017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估》的评估分析,学校有17个学科的排名较前一年有了明显进步,其中2个学科成功进入四星级优势学科行列(占总数前5%),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排名也前进了5位。

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也有了大幅度提升,2017年较2016年增加1034人,增长率达27.94%,远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22.9%)。

江西师范大学的“六定”工作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来源:搜狐教育)

03

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思考

在学科“六定”工作中,我们形成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加大投入

但更需要机制创新

无论是在国家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办法中,还是在各地出台的类似文件中,加大投入似乎是政府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万能”举措,动辄几十甚至成百上千亿的资金被“慷慨”地投入到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去。在地方高校里,高校和学科也把加大投入看作学科建设的最大需求,甚至是把获得学科建设经费作为学科建设的最大目的。

但是,当前学科建设最大的矛盾是否是缺少投入呢?有钱就能建设高水平学科吗?加大投入是不是当前学科建设的唯一途径?

我们认为答案恐怕不是肯定的。诚然,学科建设需要较大规模的稳定投入,学科建设中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需要较大的财力支撑。但当投入达到一定规模后,加大投入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也自然不能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路径。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提高,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大,伴随着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工程”“计划”的实施,地方高校特别是省属重点高校的学科建设经费短缺问题,已经有很大程度的缓解。当前,随着财务纪律的严格和经费使用的规范,很多高校甚至还出现了学科建设经费“花不出去”的现象。

基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缺乏“一点三力”等实际问题,我们认为:

建议

当前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要经费投入,但更需要机制创新。

通过创新学科建设机制,改变过去对学科要素无序离散的投入办法,改变学科松散、拖拉、散漫的组织状态,增强学科内部的定力、合力和动力,就能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挖掘学科最大的潜力,实现学科水平最大可能的提升。

一流学科建设不仅是学术事务

也需要行政有力的组织管理

在学术史上,在大学专门学院成立前的很长时期,学术意义上的学科从萌芽到成长再到成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发自生的“自然过程”。大学专门学院的成立,不仅为学科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庇护所”,为学科提供了资源、聚集了力量,而且也为高校的学科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当前具体的学科建设工作中,学科人员高举“学术自由”的旗帜,自我决定个人的学术方向,拒绝合理的学科建设组织和协调工作。

学科建设管理部门、学院也以“尊重学术自由”为由不对学科人员、研究方向进行必要的规划和引导,任由学科自我放任发展,不进行必要的管理,很多学科处于发展缓慢的散漫状态。

科学研究追求的是学术自由,但学科建设并不完全是“学术自由”的事情。

建议

在地方高校具体的学科建设中,学科建设不但要考虑科学发展的方向,也要考虑国家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还要考虑学科点的历史、优势和现状。

地方高校需要在考虑这3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目标,制定明确的规划,实施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将科学发展、社会需求、学校目标、学科点具体情况和学者的学术方向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确定方向,设立目标,加强协调,将学科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为学科的发展成熟提供强大的动力,让其在短时期内得到较大提升。

一流学科建设不应只靠外部推动

更需要激发学科成员的内在动力

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因为各种项目的申报,学科建设受行政权力驱动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很多情况下,学科建设工作被学者们看成是管理层的事情,经常出现校方和管理层“一头热”、学科和学者“不为所动”的尴尬现象。

很多地方高校的团队或学科并不是志同道合的学术同行的共同体,而是为了申报项目临时拼凑起来的“大杂烩”。学科成员并不是因为共同的学术兴趣或共同的学术使命走在一起,而是被共同的物质利益和外在行政命令捆绑在一起。

这样的学科或团队看似阵容强大,实际上成员之间几乎没有学术交往和互动,缺乏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几乎是一盘散沙、一群“乌合之众”。

学科归根到底是学者的学科,学者是学科建设的实际执行者,学科建设在根本上还是有赖于学者的学术合作和努力。

建议

学科建设不应只是依靠管理层的外部推动,更需要学科内部学者的内在动力。

管理层的学科建设目标必须转化为学者们的有意识行动才能实现,所以管理层的学科建设工作应该着眼于调动学者积极性、增强学术活力和促进学术互动,学科建设各项政策和措施要以激发学者们的内在动力为主要目标。

江西师范大学校园(来源:搜狐教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本文原文发表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11期,题目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机制创新——基于江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六定”工作的反思》。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授权,一读EDU编辑部对原文进行了编辑、调整。、

感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授权转载此文!

本期作者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刘小强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孙桂珍 一读EDU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