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靠谱的同学都当老师了,我们还能相信学校吗?
关注一读EDU微信公众号(ID:yidu_edu),第一时间接收最新专题文章!
首届“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上,不仅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高谈阔论宏观大势,也有聚焦专门问题的智库学者。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院长李洪天就是后者中的代表,他曾担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南京晓庄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务,对教师教育保持长年关注。
在论坛上,李洪天再次聚焦教师教育话题,认为如果要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构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新体系。
恰巧,19大后第一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上,就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队伍建设改革已提上日程,但如何改革,让我们不妨听下李洪天的见解。
李洪天资料图(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官网)
表象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主要分为三级,此前是中师、专科、本科三级,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已逐渐演变为教育硕士、本科、专科这三级。
但除了学历层次有所提升外,李洪天认为,从总体而言,现在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并未超越原有体系,其中,至少存在以下4点不足。
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李洪天透露,过去不管是通过高考进入师范本科教育的本科生,还是通过中考进入中师教育的学生,都是高考、中考的佼佼者,“应该都在前10%行列”,就算是通过高考进入师专教育的学生,其“高考成绩也基本在前20%左右”。
已有研究数据也表明,世界上基础教育质量较好的国家也基本均从学业成绩排在同龄人前30%的人群中,选拔培养未来的教师。
“反观我们现在,不仅质量下降,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排在高考成绩的30%之外。”李洪天说。
不符合外界需求
李洪天认为,目前,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培养结构既不符合基础教育的当前需求,更不符合我国未来建设教育强国的师资需求,表现在:
一方面,培养出的教育硕士人数较少,难以适应初、高中师资需要,“我们东部地区招收高、初中都要求是教育硕士,但师范院校培养出的教育硕士远远不足我们的需求。”
另一方面,培养出的专科层次教师毕业生人数又偏多,每年达到数千人,已超过我国乡村教师补充需求。
教师专业地位弱化、边缘化
地位边缘化首先就体现在规模上,据李洪天统计,在设立师范专业的全国本科院校中,教师教育专业及其在校生占比平均不超过20%。
其次,就是将师范专业设在与教师教育专业关系不大的二级学院内,导致院系总是未按照准教师的成长规律去培养学生。
案例 例如,物理师范专业的学生被放在电子工程学院培养,化学师范专业的放在环境工程学院培养,生物师范专业的放在食品工程学院培养,语文师范专业的放在新闻学院培养。
毕业生质量不高
由于师范专业的边缘化、弱化,加上师范专业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和基础教育脱节明显,李洪天表示,我国目前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普遍不高。
专家认为,师范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普遍不佳(来源,中新网)
探因
为何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会出现以上不足呢?
李洪天认为,背后既有外因,也有内因,而在内因中,既有破旧立新后难以避免的客观原因,更有因对教师教育专业认识不足、出现偏差所导致的主观原因。
尤其是主观原因,是他希望大家务必要警惕的。
在他看来,最大的主观原因就是把“教师教育专业不作为一个专业”,表现在思想认识上,就是认为,培养新师资不需要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
这些人认为,不需要由专门机构,按照专门流程、花费一定时间培养师范生,“似乎任何一个高校、任何一个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只要具备了中小学某一门学科知识,就都可以当教师,而且堂而皇之喊出‘教师教育开放化’的口号。”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们从来没有人怀疑,医生必须由医学院专门的医学院系来培养。”李洪天说。
按照他的分析,这种认识偏差的背后,可能是我们对一些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道路的误解。
李洪天介绍,发达国家的师范院校确实已逐渐发展或合并成为综合性大学,可能给人以师范专业有所淡化的表象,但人们没有注意到,即便在综合性大学里,也有专门培养“准教师”的教育学院,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新师资无一不是教育学院经过严格规范培训、专门培养出来的。
“这是教师教育专业的另一种更高形式、层次,而且,这样的教师教育也能更加强化它的专业属性,跟我们的理解不一样。”李洪天说。
美国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就设有教师学院(来源:你好网)
支招
如何改进“准教师”的培养工作呢?
李洪天支招,不能头痛医痛,而要着眼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大目标,探索构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新体系。
新体系有哪些特征?他列举出5大特征。
01
第一,教师教育专业要从三级(三层次)逐渐过渡为本科、硕士两级(两层次);
02
第二,须明确,新体系中举办教师教育专业的机构,必须是通过第三方专业认证的专业机构;
03
第三,新体系应采取“X+2”的培养模式,为那些经过两年以上学科专业学习的有志从教的大学生或青年,提供额外的两年教师教育专业训练;
04
第四,新体系的招考方式在传统笔试之外,应当增加考生此前学科专业培养单位、党政组织的推荐,及材料审核、面试等环节,尤其还要包括心理健康测试,以便加强对考生德操、教育情怀、仁爱之心等方面的考察。
05
第五,新体系培养模式应借鉴医学专业经验,密切高校和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合作,发挥校内、校外“双导师”的作用。为此,政府也要出台政策鼓励中小学及其教师参与到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
本期作者 北京研究分站 许路阳 一读EDU编辑部
本文及本报告所有内容版权属于平方创想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所有。公司旗下包括面向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SquareStrategics(方略)、全球领先的学生学业发展平台ApplySquare(申请方www.applysquare.com)、专注高等教育的研究性自媒体一读EDU(微信公众号:yidu_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