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许久的“双一流”名单终于在9月21日尘埃落定,一时间几家欢喜几家愁,朋友圈纷纷被各种评论、分析和调侃刷屏。

很多人吐槽为何自己的母校没有进入“双一流”名单,一流学科数量怎么又那么少?

一流学科是一流高校的基础,抛开双一流评审背后各种复杂因素的角力,笔者试图分析了几个简单粗暴的指标,来看看一流学科较多的高校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你们学校没有进入“双一流”。

01 本科生人数与一流学科数量

高校办学规模的一个直观指标就是本科生的数量。是不是本科生越多,办学规模越大,在一流学科建设上就可以占些优势呢?

事实证明,二者没有必然联系(R2=0.002)。郑州大学是入选“双一流”高校中学生人数的“巨无霸”,在校本科生数接近6万,但仅有3门“一流学科”入选。

同样的,有近5万在校本科生的贵州大学也仅入围了“植物保护”这一个“一流学科”。

这两所高校的“一流学科”都属于“自定”学科,不过与河北省入选“双一流”的高校相比,可能他们已经算是幸运。 syl1.jpg

本科生数据来自申请方院校数据库(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02 研究生人数与一流学科数量

如果说本科生人数多的高校,可能需要将很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也就难以在“一流学科”遴选时看重的科研指标上,超过其他高校,无法入选更多的“一流学科”。

那么,当一个学校拥有越来越多科研“后备军”的研究生的话,学校入选的“一流学科”是不是也就应该多些呢?

从下图可以发现,一方面,研究生人数和入选的一流学科数目呈现显著的相关性(P<0.001),但另一方面,研究生人数对一流学科数目的预测效应值却不高(R2=0.287,<0.5)。

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异常值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虽说拥有近4.5万名研究生,但国科大只入选了2个“一流学科”。

这也许是因为在遴选“一流学科”时并未计入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的指标,对于这个2018年才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的大学而言,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syl2.jpg

研究生数据来自申请方院校数据库(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03 论文数量与一流学科数量

既然研究生人数越多,“一流学科”入选数量就越多,证明我们之前关于“一流学科”遴选可能比较看重科研指标的猜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

那么,作为研究产出的主要指标,高校论文数量和“一流学科”数量之间的相关性是否也同样成立呢?

为此,笔者参考高校被收录到Web of Science 数据库(WOS)的论文总数,将WOS的论文数量和“一流学科”数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终于得到了一个相关系数大于0.7(R2=0.59477)的变量。

其中,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被WOS收录的文章数量已经超过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而这两所高校在“一流学科”数量上也紧随北大、清华,稳坐第二集团前列。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虽然拥有14个“一流学科”,但被WOS收录的论文数却在“双一流”名单的高校中,处于下游,成为“双一流”军团中的一股“清流”。 syl3.jpg 论文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 2017年3月发布数据(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如果把所有的论文数量换成ESI中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北大清华则甩开浙大和上交,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而论文数与一流学科入选数目的相关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定程度体现了“一流”的含义。 syl3.5.jpg 论文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 2017年3月发布数据(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04 预算金额与一流学科数量

论文是产出,预算则是投入。于是笔者在看完论文数和“一流学科”数量的关系后,又找到了2017年75所部属高校公布的预算数据,与这些高校“一流学科”数量做了“粗暴”的关联。(有2所部属高校未有“一流学科”)

结果出乎意料,相关性竟然不低(R2=0.749),可见充足的经费是保证学科发展的基础,而入选“双一流”又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投入,从而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那些经费不足的高校,怎么启动这个循环,可能既要靠自身发展,也要靠政策倾斜。

在下图中,中国人民大学再次以较少的预算经费,将承担较多的“一流学科”建设,成为“多快好省双一流”的标杆,与之相比,天津大学的预算尽管高居第6,但“一流学科”只入选了4个,未免有些“不划算”。

当然,这可能还是与院校的学科结构有关,相比于人文、社科和商科,理工科的科研投入显然要更大,这一点从北大和清华的区别上也可看出。 syl4.jpg 预算数据来自搜狐教育(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05 杰青人数与一流学科数量

21世纪人才最重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下称“杰青”)无疑就代表了科研队伍的生力军。有人说,培养一个杰青基本就是创成了一个学科,而且因为杰青要求申请者年龄不超过45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所以杰青未来可谓有无限潜力。

笔者将各个高校2014-2017近4年的杰青人数与“一流学科”数量相关联,得到了完美的线性回归。(R2=0.824)

对大部分高校来说,杰青人数越多,能承担的“一流学科”数也就越多。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再次因为只有1名杰青、却有14个“一流学科”,而显得颇为醒目。相对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流学科”数目,与其杰青人数相比,稍显少了些。 syl5.jpg 杰青数据来自申请方科研数据库(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06 长江学者人数与一流学科数量

除了杰青,长江学者也是高规格的人才计划,分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在此不做区分。

与杰青侧重于自然学科不同,长江学者评选面向全部学科,应能更全面展现高校的综合实力。

因此,笔者又对各高校近4年获评的长江学者人数和“一流学科”数目做了回归分析,发现其相关性稍高于杰青(R2=0.888),成为笔者分析的各因素中,对一流学科数效应力最大的变量。

syl6.jpg 长江学者数据来自申请方科研数据库(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07 小结

分析完上述不同维度的数据,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指标与“一流学科”数量的相关程度,尝试总结一下“一流学科”的养成途径。

总结起来,高校需要引进或培养领军人才,投入大笔科研资金,在期刊上发表高影响力的文章,招收更多的优秀研究生。

不过,这些说起来容易,具体该如何操作和实施,还需留待各高校在未来5年内继续探索。

不知道下一次遴选“双一流”时,你们学校会不会有更多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呢?

本期作者 北京研究分站 胡皖琪 一读EDU编辑部